2025年05月04日星期日
家居巧锻炼,晚年保健康
家居巧锻炼,晚年保健康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高龄容易惹意外。这不,2009年2月8日,住在宿舍大院的七十出头的老胡头早起晨练不慎摔断了大腿,躺在医院里,没有几个月是出不了院的;无独有偶,近日,楼下的周奶奶与孙子打羽毛球,也突发脑溢血落了个半身不遂…… 有了老胡头与周奶奶的前车之鉴,2009年4月28日,过完七十大寿后,我毅然决定放弃户外锻炼,转而摸索起室内锻炼的方法来。经过一番考察,我惊奇地发现,自己两室两厅的家实际上就是一个麻雀虽小,肝胆齐全的健身房!你看:将大小客厅的隔离门打掉,就可以跳舞;再添置跑步机、按摩床等健身器材,就是一个小健身房哩!在1米长、40厘米宽的茶几中间放一块木板,就是一个微型乒乓球桌;撤掉一些东西,还可以和老伴在客厅打羽毛球呢!阳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花草盎然,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极佳的健身场所,早晨可以在此做操、打太极拳…… 我的室内健身,一般从早晨开始。首先简单的做一些伸展运动,待四肢活动开后就在阳台上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或是做一些保健操(见后);上午买菜回家后跑跑跑步机、躺躺按摩床;下午午休起床后拉拉琴,跳跳独舞,如迪斯科慢摇;晚上睡觉前,与老伴相互按摩(注:此举治好了老伴的失眠症)…… 由于措施得力,我的室内健身效果特别的好:一是保持了体重----体重一直在60公斤左右;维持了身高----和20岁时相比,只缩了2厘米;健美了体形----从背后看,许多人还以为我是健美教练、只有四五十岁呢。二是除了早年得的皮肤病、掉了两颗牙外,其他身体一切正常,没有再得什么病。尤其重要的是:我转向室内健身以后,家人再也不为我的安全操心了。 这样锻炼了一段时间,效果是很好,但总感觉像缺了一些什么。一找原因,哦!原来是自己一人锻炼寂寞单调,枯燥无味。于是,我开始寻找“健友”。首先,我打起了老伴的主意:以前买菜做饭、搞家里的卫生都是老伴一手操办,弄得老伴想锻炼没有时间;现在我主动承担起家里拖地的卫生重担,天气好的时候还和老伴一起去买菜,有时也会做几个拿手菜,这样就减轻了老伴的家务负担,使得她也有时间锻炼了。我俩玩的最多的就是在一个茶几中间放一块木板,进行微型乒乓球比赛。这可是个技巧活,力道要恰到好处,用小了劲球就碰板;稍用大点劲,乒乓球就会出桌。但很适合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玩。再就是相互按摩,我买了一本家庭如何按摩的书,老俩口对照书中的要领相互进行按摩,一来消除健身后的疲劳,二来也能强身健体。如果老伴没有时间,我就打电话找一同退休的老胡头来家健身、下棋,或我拉手风琴,他拉小提琴,我俩来段《最美夕阳红》、《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顿感精神焕发、返老还童!有老伴和老胡头陪我健身、休闲,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寂寞;在家健身的效果也就和以前在公园时健身一样了。 通过一段时间室内健身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室内健身有室外健身不可替代之处。当刮风下雨天气不佳时,室内健身丝毫不受其影响仍可照常进行;当老人因健身体力不支时,在室内健身的老人可以立即终止运动,或在床上躺一躺,或喝口热水缓缓气,而室外的老人还要挣扎着回家,这个时候很可能发生意外;当老人因体力不足不能外出锻炼时,室内锻炼因其运动量小、动作轻柔、安全系数高而使老人的健身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总之一句话:室内健身越高龄越适合。 当然,我也不会刻意地回避室外运动,在天气睛朗、身体感觉良好、有伴的情况下,我还是会参与户外健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坚持“室内健身为主、室外健身为辅”的原则,将健身的根据地逐渐、最后完全地转向室内。 “70、80、90……”的老人们,忍痛放弃一些户外运动,及时转身经营室内健身,实是无奈而有效的选择,老年朋友们不妨一试。 老人室内健身法 推拉法 坐在床上,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双臂伸直,双手掌心朝脚尖方向做推的动作。同时,上身前俯,向外呼气,双手应尽量向脚尖方向推,推到不能再向前时,保持姿势3秒钟,收回手掌,并吸气。连续往返30次,每天早晚各做1遍。这套健身法有按摩内脏、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旋转法 双腿盘坐在床上,双手掌放在膝盖上,双目微闭,舌舔上腭,以腰部为轴,慢慢旋转,旋转时腰部要尽量弯曲,上身前俯。先自右向左旋转30次,再自左向右旋转30次,每旋转1次约25秒钟,全部完成约30分钟左右,一般在睡前进行。此法可以调节大脑,对神经衰弱、消化不良、便秘、肠胃炎等疾病有防治作用。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