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星期一
不准妻子出门的老先生
不准妻子出门的老先生 这天,一对夫妻来访。老先生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胳膊被妻子扶着,步履蹒跚地走进来。老先生穿着儒雅,很有文化素养的样子,只是脸上挂满愁容。而老先生的妻子却穿着朴素,一眼就看出是出身乡下的女人,而且年岁上与老先生的差距很大,她约摸50岁的样子。 这样相差悬殊的一对夫妻遇到了什么困扰? 我就怕她会抛弃我 这位老先生姓郭,七十出头,是一位退休的科技工作者。最近他被一种“心病” 缠身——总是担心自己的妻子会不要他,抛弃他而去。为此,几个月来他心神不宁,坐卧不安。 究竟郭先生怪病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郭先生早年大学毕业,是一位事业上很成功的科技人员。他的原配夫人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感情美满,但几年前,郭先生的原配夫人得了不治之症。郭太太想到,他们没有儿女,自己的丈夫向来只会工作,不会料理家事、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去世后,丈夫谁来照顾,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在去世之前,她特意找来乡下的一位远房表妹,想让她在自己去世以后,嫁给自己的丈夫,照顾他的后半生。这位远亲,是一位刚刚50岁的女人。虽说比郭先生年轻很多,但是,她第一次婚姻失败后一直孤苦伶仃,现在能够嫁给住在城市而又有学问的男人,自己的后半生也就有了着落。况且知道婚后可以从丈夫那里得到一笔钱,用来帮助自己家境不好的娘家,因此也就答应了这个安排。 不久,郭太太病逝。按照事先的约定,这位乡下的远亲嫁给了郭先生。郭先生再婚后,起初过得还好。哪知好景不长,情况有变。原来有高血压的郭先生忽然得了中风,半边的手脚有点麻痹,行动困难。这样一来,行动上就要拿手杖并靠妻子的帮助才行。 于是,新问题接踵而来。活动不方便的郭先生,样样事情都要依靠妻子,连上厕所或洗澡,都要妻子的帮助。这样的生活使郭先生在心态上也变得很依赖,连喝茶、吃饭这样能够自理的事情都要妻子服侍,自己不肯动手去做。 更麻烦的是,不知从哪一天起郭先生开始不放心自己的妻子。妻子自己一人出去买菜,只要稍微晚一点回来,就怀疑她是否在外面跟别的男人要好,甚至担心哪一天会把他抛弃,干脆不回来了。由于这样的心态,他不让自己的妻子再迈出家门一步,而改让邻居或朋友替他们买菜。 我不想过软禁一样的日子 不难想见,这样的日子让人怎能忍受?果然,郭先生的妻子受不了这样的“软禁”,开始向丈夫抱怨。不抱怨还好,这样一抱怨,郭先生更疑心这是妻子想要与自己分手的表示。于是,他更加紧张和担心,更加严格地约束妻子的行动。于是,妻子也就越加不满。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两个人心里都非常不痛快。折磨了好一段日子,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想到寻求心理援助。 郭先生很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心事。他说,就是很担心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妻子有一天将会抛弃他。郭先生的妻子也快言快语。她说,根本没有那样的想法。可是,眼下差不多被软禁起来的生活让她感到恐慌憋闷,透不过气来,吃不好、睡不好,总怕自己哪一天会忍受不了而发疯。 心理分析 本来,在婚姻关系中,大凡年龄差异较大的夫妻之间,年龄大的一方往往缺乏自信。由此说,郭先生的担心可以理解,只是严加约束的办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就妻子这面说,在尽妻子责任的同时希望保有一点自由,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过分地约束压抑了这种天性的需要,心理上的压抑感是很难受的。 但是,由于双方心态的失衡以及失当言行,让本来并无实质性冲突的夫妻双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强迫性心态,几乎是不由自主地互相猜疑抱怨。现在,需要赶紧换一种夫妻交往的方式,来改善日趋糟糕的夫妻关系。 首先,我对郭先生的妻子分析说,您丈夫处于这种状况难免会有担心,也确实需要多一些照顾和陪伴,希望您能多一些体谅。郭先生的妻子表示只要不对自己约束太紧,一定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丈夫。 随后,我重点对郭先生分析说,您的妻子是有责任感的,没有离开您的意思。可是您过分约束她,不准她迈出家门一步,如此下去说不定哪一天真的会把她逼走。因此不如干脆给妻子一些自由,这样还有希望继续在一起,继续照顾您。因此,最好让您妻子每天出去一段时间,让她买买菜,或者在外自由活动一下,散散心。这样心情好些,回家以后还会比较好地照顾您。再有,最好不要完全依赖妻子,自己尽可能地做一些生活自理的活动,这样还有助于身体的恢复。郭先生也表示同意尝试改进。 第二次来访时,郭先生夫妻明显地比上次有了变化,脸上挂着几许开心的微笑。郭先生说,让妻子时常出去活动一下,结果妻子还常常专门买些补品回来,给他滋补,让他很感动。妻子也说,现在自己可以出去自由活动活动,心情也就舒畅起来,照顾丈夫也更加耐心了。 他们夫妻关系朝好的方向发展了,这是值得庆贺的。往往许多老年夫妻关系的障碍并非有什么大的利害冲突,而是交往的策略不够妥当。郭先生夫妻关系的改进,关键在于他们都有积极自救的愿望和行动。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