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星期日
食用油的学问
脂肪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可提供热能,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参与机体的代谢活动。油脂摄入不足会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生长迟缓、生殖能力下降、内脏下垂、脂类转运异常、血小板聚集能力过强、脱发、皮肤粗糙、湿疹样皮炎、皮肤感染及伤口愈合不良等。但是,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又会升高胆固醇,引起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这已是大众都知道的常识。 那么,多吃植物油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吃哪种植物油好?吃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了身体健康,大有了解的必要。 1.多吃植物油同样有害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有关脂肪的基本知识。 食物中的脂肪包括油和脂。在常温下呈液态者为油,多数植物脂肪为油,少数植物脂肪为脂,如椰子油。在常温下呈固态者为脂,多数动物脂肪为脂,少数动物脂肪为油,如鱼油。 脂肪分成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常见的饱和脂肪有肥肉、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长期过量食用饱和脂肪,可造成血清胆固醇升高及动脉硬化。常见的不饱和脂肪包括几乎所有的食用植物油(除棕榈油、椰子油)。 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 植物油是素油,多吃同样有害。因为植物油产生的能量与动物油一样,每 为了健康,食用植物油也要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数量,成人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膳食总能量的30%,相当于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 2.不要只吃一种油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中的ω-3 脂肪酸是生命的核心物质,参与体内磷脂的合成与代谢,是维系人类进化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只有ω-3脂肪酸达到一定比例的食用油脂才能改善细胞携氧能力,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否则, ω-3脂肪酸不足,与ω-6脂肪酸比例失调,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产生高血脂、高血压及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功能减退和关节炎等疾病。此外还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各种免疫性疾病;阻碍神经发育,造成儿童智力低下;引发老年痴呆;阻碍视神经发育,引发少年近视;加速衰老过程。 在常见的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中, ω—6脂肪酸是主要成分。换句话说,就是ω—3脂肪酸含量过低。因此,如果只吃以上这几种油,ω —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比例失调,自然对健康不利。所以,最好不要只吃一种油,几种油变换着吃有利于健康。另外,现在常见的油中都比较缺乏ω—3脂肪酸,只有亚麻籽油含ω —3脂肪酸较为丰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两份花生油或大豆油加入一份亚麻籽油调和食用较好。如果用橄榄油及茶籽油与亚麻籽油调和食用,保健效果更好。 即使是人们认为比较好的橄榄油,也不能单独长期食用。因为橄榄油是以ω—9脂肪酸为主的食用油,稳定性较强,不易氧化酸败,但橄榄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长期、不间断食用橄榄油,将会产生必需脂肪酸摄入不足的后果。 3.烹调时,油温不要过高 ω—3脂肪酸在空气、温度和光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使其失去原有的功效。所以,无论是单独食用亚麻籽油,还是将其与其他食用油调和食用,都不能使烹调温度过高,更不能将其用做煎炸油。用亚麻籽油炒菜时,油温应控制在未见冒烟的程度,也可用于凉拌菜。另外,炒菜时油温过高也会产生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影响健康。因此,烹调时控制油温很重要。 4.不要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食物 反式脂肪酸是正常脂肪酸的异构化产物,是油脂在加氢时或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发生了结构上的异化而生成的。例如,在植物油中加氢制成的酥油和人造奶油就属于反式脂肪酸。目前一些快餐和油炸食品往往是使用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油脂制作的。如果经常吃用这类油加工的食品,就会使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为了健康,尽量少吃那些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5.别用塑料桶装油 酞酸酯类化合物是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的增塑剂和软化剂,其作用是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韧性,提高塑料强度,降低塑料加工时的温度。但是,当塑料制品接触到酒精、油脂等物质时,其中的增塑剂便会溶入其中。并且,增塑剂的含量越高,贮存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所溶出增塑剂的数量就越多。 毒理学研究发现,增塑剂的急性毒性作用较低,但是长期接触能产生慢性毒性作用,比如使大鼠睾丸萎缩和精子减少,具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并可 能具有致癌性。 因此,在选购食用油时,最好选小瓶包装的,或者是在买回塑料桶装的食用油后,倒入小玻璃瓶内供平时使用,其余部分在密封后置于避光的纸箱中或用黑纸或黑布遮盖,并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以减少毒性物质的渗出。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