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7~9个月婴儿高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处理?
日期:2009年09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6个月以后的婴儿如果出现38℃以上发热,首先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6个月至1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持续高热3~4天,而后体温开始下降至正常。年轻的父母多因孩子高热持续2~3天仍不退而感到不安,体温降至正常后刚刚松口气,又发现皮疹,父母非常害怕,常常以为是服用的某种药物过敏所致,在得到确诊以后才放下心来。因此,年轻的父母必须了解幼儿急疹这种疾病。 7~9个月的婴儿也应注意麻疹这一发疹性疾病。当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尚未接种麻疹疫苗,一旦接触麻疹病人,极易被传染。被感染后患儿可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发热3~5天以后开始出皮疹,出疹后体温可能更高。 有的家长一摸到孩子身体发烫,不管温度高低,即使用降温药物,这样做不恰当。应首先用体温计测量一下孩子体温。测量体温时,应先用干毛巾将婴儿腋窝的汗擦干净,然后将体温计夹在腋下,腋表测量应以5分钟为准,时间过长所测体温有偏高趋势。根据温度的高低决定是否给予降温处理。解热治疗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可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6个月以下的小儿在发热时(39℃以上时)应选用35%酒精、温水浴降温;6个月以上的病儿,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降温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或预防发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众多解热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以其有效性好、安全性高而被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首选的小儿解热药(如泰诺林、百服宁等)。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