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先天性巨结肠是怎么一回事?
日期:2009年09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正常肠管靠神经系统调整,才出现有规律的收缩与松弛并形成肠蠕动,肠管内的东西才会前进。如果在某段肠壁没有神经细胞,或者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使这一段肠壁肌肉失去神经控制,处于肌肉收缩痉挛状态,就会形成肠管功能性狭窄,引起肠内容的堆积。这样,就必然增加了病变肠管以上的正常肠管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引起病变组织部位以上正常肠管逐渐扩张粗大和肠壁肥厚和便秘。而正是有粗大的结肠存在,所以才叫做“巨结肠”。实际上巨结肠主要的病变区并不在这些粗大的肠管上,而是在以下变细的地方。由于上述病变,孩子正常排便的反射功能大受影响,甚至排便的反射功能已丧失,这就更加重了粪便排出的困难。因此患巨结肠的孩子多以顽固性便秘合并腹胀就诊,有时长达7天以上时间不排便,经采取引便措施如洗肠,才会排出稀的奇臭的粪便。 许多患巨结肠的孩子都有胎便排出延迟史(绝大多数宝宝于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而且在新生儿期就已有便秘症状;有些孩子在最初1~2个月排便尚好,但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和腹胀,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食欲和发育,进而出现细胳膊、细腿、肚子大的病态。 一般经过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就能确诊,部分病例需做直肠测压或直肠组织染色检查协助诊断。 治疗主要根据病变肠管的范围和部位而定,病变肠管较长者需开腹或经肛门做根治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而病变肠管较短者(病变肠管在直肠近肛门处)的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小婴儿,可先采用扩肛、洗肠、服中药、针刺等综合办法治疗,如无效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尽量不要晚于1岁。近年来,不少医生主张在新生儿期即做手术,以减少家长每天都要采取引导排便措施(包括生理盐水洗肠)的负担。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