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星期日
婴儿的睡眠特点有哪些?
睡眠可以分为两种:安静睡眠(REM)和活动睡眠(NRE)。安静睡眠时身体无动作,心率、呼吸平稳,肌肉放松,无眼球运动,所以又称非快速动眼睡眠,俗称深睡;活动睡眠时大脑并没有完全休息,大脑还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身体有轻微的活动,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也称快速动眼睡眠,俗称浅睡。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构成一个睡眠周期,循环往复。
成年人的睡眠周期大约90分钟,其中80%为安静睡眠,活动睡眠仅占20%。新生儿的睡眠周期大约50分钟,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基本各占一半,而早产儿则80%处于浅睡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常常感到孩子睡得不沉,实际上是他的睡眠特点决定的,并非存在睡眠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逐渐成熟,大约3岁时,孩子的睡眠周期就基本与成人相同了。
婴儿睡眠与成人另一个不同点在于成人入睡后直接进入安静睡眠,而4个月以内的婴儿则需要经历活动睡眠20分钟后才进入安静睡眠。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少宝宝在妈妈怀里睡着了,一放下就醒,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睡着,只有等到进入深睡眠时他们才不会醒。
婴儿睡眠模式对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脑部的发育。新生儿醒着的时间很短,大脑得不到来自环境的足够刺激。睡眠专家认为,活动睡眠是大脑一种自我刺激的方式,这种刺激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做梦就出现在这个时间,梦的活动可以提供视觉、听觉刺激,补充外源性刺激的不足。早产儿的活动睡眠时间比例比足月儿明显大,因为他们清醒的时间更短,更需要通过活动睡眠方式接受外部刺激。所以,活动睡眠是对婴儿大脑发育的一种代偿。父母不要误认为活动睡眠是睡眠不安的表现,也不要过分照顾而打扰宝宝的美梦。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