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什么是“仓眼”(先天性耳前瘘管)?怎样处理?
日期:2009年09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有一些小儿的单耳或双耳的耳前可以看到一个小眼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仓眼”,医学上叫做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有遗传倾向。有的人终身不感染。但是有的人会耳前反复红肿甚至形成脓肿,这就需要手术治疗。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在胚胎发育期的轻微畸形造成的。耳前瘘管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外耳畸形,仅有少数患儿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畸形。大多数耳前瘘管口位于耳前,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管壁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偶有和中耳或颞下颌关节相通;少数病人瘘管可以开口于耳廓内、外耳道或耳后皮肤上。 先天性耳前瘘管常分泌一种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可以有臭味。一般平时没有自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脓肿,反复感染破溃,可使瘘口周围的皮肤形成明显的瘢痕。有的耳前瘘管位置很低,可穿过耳廓软骨与面神经走行相交错,严重的有时可合并眼斜嘴歪等面瘫表现。 对于没有感染的耳前瘘管不必处理,而对于继发感染的耳前瘘管,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局部外敷鱼石脂软膏,如有脓肿形成,须切开引流放出脓液,在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瘘管。手术应一次切除干净,必要时切除少许软骨,否则极易引起复发。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