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妊娠合并急、慢性肾脏病有什么危害?
日期:2009年09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妊娠合并的急、慢性肾脏病主要是指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为0.5%~8%,如不彻底治疗,以后反复发作即成为慢性肾盂肾炎,甚至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表现为寒战、高热,可引起流产、早产。在妊娠早期,高热还可使胎儿神经管发育障碍,无脑儿发病率远较正常妊娠高。另外,妊娠期的急性肾盂肾炎有30%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慢性肾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认为,妊娠能使已有的慢性肾炎加重。因为妊娠期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新月体的形成,而且某些妊娠合并症也会加重肾脏病变的程度,如发生先兆子痫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都降低,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或肾皮质坏死。慢性肾炎对胎儿的影响则视肾炎的程度而异,如在病早期仅有蛋白尿无高血压,血清肌酐小于132.6微摩尔/升者,则对胎儿影响小。但慢性肾炎病程长者,由于胎盘表面被纤维素样物质沉着,滋养层的物质交换受阻碍,致胎盘功能减退而引起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孕妇如有高血压、氮质血症时,其肾功能恶化机会增多,则流产、死胎、死产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血压越高,肌酐水平越高,对母、儿的危险越大。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