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星期四
什么是胎教?
通过调节,使孕妇从怀孕到分娩期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得到合理营养,舒适的环境,以及对胎儿超前教育,从而促进胎儿身心充分、健康发育。这种改善胎儿素质取得优生效应的科学方法叫做胎教。
胎教这一学说,起源于我国一千多年前《列女传?周三母》“目不视邪色,耳不闻淫声,口不出敖言,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更有把古代有关胎教的内容汇集在一起,名为“小儿未生胎养门”。胎教认为胎儿开始接受母亲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所以要求孕妇在孕期有良好的内在及外在环境,且不受怒、忧、虑、恐、惊、悲各种不良的刺激。这样可使生育的子女十分聪明、机敏。
广义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为没有健康的母亲,亦将不会出生强壮的胎儿。有人也把广义胎教称为“间接胎教”。
狭义胎教是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换言之,狭义胎教就是在胎儿发育成长的各时间,科学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乐、对话、拍打、扶摸等,使胎儿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增殖,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训练,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达到提高人类素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狭义胎教亦可称之为“直接胎教”。所以胎教是临床优生学与环境优生学相结合的实际具体措施。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