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三驾马车”控制结核病房空气污染
日期:2013年03月29日           来源:北京胸科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也是最具传染性的结核病。结核病专科医院集中收治了大量排菌和耐药肺结核患者,是传染源的高度聚集区。医护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无疑是“针尖上跳芭蕾”。因此,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选择安全、有效的空气消毒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控制结核病传播至关重要。患者佩戴口罩、病室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三驾马车能有效减低病房空气中的结核菌密度,护航医护人员降低感染率。

患者佩戴外科口罩——事半功倍

顾名思义,外科口罩指在外科手术或有创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佩戴的口罩。而在病房内,如果排菌患者能够按标准佩戴外科口罩,将对控制结核杆菌的播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准的外科口罩由内向外分三层:吸湿层、过滤层和阻水层,对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30%,能够阻隔佩戴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喷溅,所以可以阻挡大部分细菌和一部分病毒的释放。因此,肺结核患者合理佩戴外科口罩可减少结核菌向病房空气中播散,降低环境中结核菌密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感染其他病原菌的风险,达到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双重目的。然而,普通一次性口罩或纱布口罩用料仅为普通无纺布或若干层纱布,不具备对细小颗粒和细菌的过滤能力,仅对粉尘颗粒或气溶胶起到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

据北京胸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20家医院32个结核病区消毒隔离现状调查发现:多数医院对口罩来源缺乏统一管理,以患者自己随意购买为主。近四成病区肺结核患者极少佩戴口罩,六成病区也仅有少部分患者佩戴口罩,而这当中外科口罩佩戴率更低。 研究表明:监管机制、佩戴舒适度、性别、年龄、认知水平、个体生理心理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佩戴口罩的行为。加强口罩来源的管理,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增加患者对口罩的认知度和佩戴依从性,才能有效提高口罩佩戴率。

通风换气——经济环保 效果显著

光靠口罩拦截细菌和病毒还是不够的,开窗通风同样不可忽视。通风换气是降低病房空气中结核菌密度,预防交叉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有研究显示,病室通风换气一次,可清除原细菌数的63.2%。在自然通风不良的房间应安装辅助通风设备。理想状态是换气次数达到12次/h以上(当流出和进入的空气达到房间容积时为换气一次)。并让清新空气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避免逆流。因此,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尽量缩短空调的开启时间。

上层空间紫外线照射技术——前景广阔

紫外线可以通过损伤细菌的DNA、损害其复制能力来灭活细菌,对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因此紫外线照射是结核病房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但紫外线及产生的臭氧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所以普通的向下照射的紫外线灯只能在无人状态下使用;而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虽然可以在有人情况下开启,但对房间的密闭性要求极高,普通病房人员出入频繁,很难做到完全密闭,这大大降低了其对病菌的过滤杀灭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使用上层空间紫外线照射杀菌技术,它通过下方安装挡板或百叶窗,将紫外光照射到病室的上层空间,通过上下层空气的循环流动达到持续消毒目的可以在有人的情况下持续消毒。此项技术被证实具有高效、花费少、低耗能的优点。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