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息

120急救知识课堂--供暖季开始,预防“暖气病”
日期:2015年11月16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供暖季开始了,家里的温度逐步上升,此时需预防“暖气病”。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则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此外,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供暖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 要想预防“暖气病”,需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冬季房间温度最好在18℃—22℃,湿度50%—60%比较合适,否则呼吸道会不舒服,如果是内外温差过大,更易导致感冒。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家中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湿度方面,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