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9年8月19日《健康广播》秋季养生健康知识
日期:2019年08月19日           来源: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一、最近有什么热点的健康话题呢?

本周五我们就将迎来24节气中的处暑,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和饮食上都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秋季养生健康知识。

二、进入秋天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首先要注意吃对食物很关键。秋天总的饮食原则是减辛增酸。减辛,就是少吃辛味食物以防肺气太盛,比如少吃葱、姜、蒜、椒类等辛味之品。增酸,就是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肝的功能,抵御过盛的肺气。比如适当的多吃番茄、李子、山楂、橙子、柠檬、桃、猕猴桃等酸味食物。应季的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鸭梨、甘蔗、荸荠、柚子、枇杷等,还有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多喝水重保湿。秋季天干,很多人都会出现口角干涩、口干咽燥、声音嘶哑等症状,甚至出现毛发脱落增多,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这都是“秋燥”的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在秋季,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够保证一天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人白天喝的水已经足够多了,可依旧会出现嘴干唇裂等明显的干燥症状,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除了多喝水、淡茶、豆浆等饮料以补水外,此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花或养鱼,有条件的家庭可选用空气加湿器,把空气的湿度调高,空气一湿润,皮肤的感受、呼吸道都会比较舒服。

再次要注意适当的增加睡眠。根据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夏天白天长,睡眠时间短一些,到了秋天,尤其秋分过后,白天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人们的睡眠时间也应该长一些,以收敛阳气,养足阴气。所以,进入秋季,应该比夏天多睡会,睡眠时间适当延长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以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最后要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力。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不愿意出门锻炼,而过了处暑,天气一天天凉下来,其实是个锻炼的好时机。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老年人可以多增加散步、慢跑、练舞、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中青年人可以增加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运动,以增强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预防感冒。

另外,登山也是秋季户外运动不错的选择。它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爬山时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处暑后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安抚作用。

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们,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北京12320在聆听)与官方微信(北京12320),咱们下周再见!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