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星期日
2019年3月2日《健康播报》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 又到了爱耳日了,请您介绍一下全国和北京市相关的情况吧。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据最新资料显示,北京市听力残疾22.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2.7%。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超过1‰,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会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会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 主持人: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听力下降呢? 高主任:听力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年龄增大、遗传因素、中耳炎、噪声、耳毒性药物、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有关。 在众多的听力障碍患者中,绝大多数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新生儿期的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是防聋治聋的主要措施。有效预防和及早干预,可以减少听力障碍对患儿的影响。提高全民的听力保健意识,通过预防噪音和慢性疾病、科学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改善成人听力等服务,减少市民的听力损伤。 主持人:北京市采取了哪些措施预防和减少听力残疾呢? 高主任:北京市早在2003年颁布了《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管理办法》,并于2012年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2016年进一步规范0-6岁儿童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诊治工作,完善听力筛查转诊网络;2018年启动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重点加强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 从2012年4月至今,北京市已经免费为155万例新生儿完成耳聋基因筛查,检出常见耳聋基因阳性7.16万例,阳性率为4.6%。在采集新生儿足跟血3个月左右,新生儿家长会收到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查询通知。家长收到通知后可登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在便民服务栏目中,进行筛查结果查询。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家长需按照《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报告单》中提示内容预约耳聋基因遗传咨询服务。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