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9年2月11日《健康广播》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日期:2019年02月11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热线(12320)服务中心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一、最近有什么热点的健康话题呢?

今天是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很多人回到工作岗位后,都会感到些许的不适,要么是提不起精神、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要么是胃口不好、睡眠紊乱,这些都是我们并不陌生的“节后综合征”,也就是指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二、那您和我们详细说说“节后综合征”都有哪些表现,如何应对这些表现呢?

表现之一是肠胃不适、臭屁不断。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免不了频繁的聚餐饮酒,大吃大喝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进食了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胃肠道负担加重后易引起积食、放臭屁等问题。对于有这类症状的人群,建议大家健康饮食、科学配比。如果在假期中摄入了过多油脂和坚果类零食,造成消化不良,可在节后选择一些养胃促消化的食物,比如山楂、黑木耳、海带、山药、苹果、蜂蜜等等。同时,要坚持“少盐、少油”原则,以蒸、煮、炖等烹调方法为主,少食多餐。此外,每天晨起可以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产生。每天下午3点左右可以补充一杯酸奶,帮助恢复肠胃菌群平衡。

表现之二是睡眠紊乱、精神萎靡。放假期间,不少人都经历了旅途劳顿,在家中也是迎来送往,不分昼夜。节后可能会出现反复失眠、早醒,同时又感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对于有这类症状的人群,建议大家科学调节、加强运动。可以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逐步调整睡眠习惯,从而有效缓解睡眠紊乱和疲劳。随着气温的回升,可以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过由于立春后的天气乍暖还寒,此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比如游泳、瑜伽、跳操,老年人可以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踢毽子等等。每天1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以运动后疲劳感于10至20分钟内消失为宜。

表现之三是排斥上班、心神不宁。春节期间,人们离开了紧张的工作氛围,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生活规律也被打破。假期结束前,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上班的排斥、畏惧,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对于有这类症状的人群,建议大家提前适应、进入状态。建议大家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要及时的、积极的作出调整。假期后反应较大的人,在假期最后一天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如看看报刊、思考上班后该做的事,有助于走出懒散的“休闲状态”。

表现之四是腰酸背痛、脖子僵硬。有一些人在节后上班稍微坐久一点,就感觉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腿脚发酸。工作一天回到家仍然浑身难受,即便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也是精神不济。对于有这类症状的人群,建议大家恢复作息、就地放松。要尽快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个人作息。让身体各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此外,在上班间隙还可以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比如保持身体直立,双手用力叉腰,脖子后仰,双肩后收,逐渐加大力度和后曲的角度,这样也能起到快速缓解腰背酸痛的作用。

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们,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北京12320在聆听)与官方微信(北京12320),咱们下周再见!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