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8年11月16日《健康播报》慢阻肺:早诊早治,始终不晚
日期:2018年11月16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慢阻肺是目前影响北京市居民的慢病之一,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好么?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其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诊治不力的现状。

慢阻肺是一种进展缓慢,不易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漏诊和误诊的疾病,发现时往往肺通气功能已损害50%以上,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目前,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占北京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2017年全国流调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患病率10年增长了5.5%。

主持人:怎样预防和治疗慢阻肺呢?

高主任: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首先,吸烟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慢阻肺死亡的人数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加;其次,室内油烟、室外粉尘环境也会使得慢阻肺的患病几率明显增高;第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另一个重要因素,80%左右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主要方法,但是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很低,仅有9.7%的成人、12%的慢阻肺患者做过肺功能检测。绝大部分慢阻肺患者对自己疾病状况毫不知情。加之基层慢阻肺患者漏诊误诊严重,慢阻肺诊断率仅为2%。

慢阻肺作为慢性病,需要早诊早治,并接受规范性管理。因此,我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主要指吸烟者,反复咳痰、气短,长期接触粉尘者、有家族病史者更要警惕,应及早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慢阻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因此,患者规范用药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规范用药对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