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星期日
【每周急救话题】外出旅行谨防食物过敏
10月13日傍晚,北京“120”接到报警,称保福寺桥东北角银谷大厦有人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情况危急!北站刘江车组接到调度指派后立即出车。到达现场后发现,该患者满头大汗、血压测不到,大小便都失禁了。急救人员马上展开抢救,上监护、给氧气,开通静脉通路、将药品输入患者体内……经过抢救,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救治,途中联系建立绿色抢救通道。到达时,医院急诊室早已做好了抢救准备,确保院前院内实现了无缝衔接,为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创造了条件。
经了解,患者是台湾人,此次和同事来到北京出差,在食用了莜面后,出现了身体不适,若不是北京的医务工作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很可能危及生命。在此,北京“120”提示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容易过敏的食物;到外地旅行,对自己不了解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一旦出现不适,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特别提示: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 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其中只有一部分容易引起过敏。同族的食物常具有类似的致敏性,尤以植物性食品更为明显,如对花生过敏的患者对其它豆科类植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各国家、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机体对食物的适应性也就有相应的差异,因而致敏的食物也不同,比如西方人认为羊肉极少引起过敏,但在我国羊肉比猪肉的致敏性高;西方人对巧克力、草莓、无花果等过敏较多,在我国则极少见到。根据西方的资料,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为牛奶、鸡蛋、巧克力、小麦、玉米、坚果类、花生、橘子、柠檬、草莓、洋葱、猪肉,某些海产及鱼类,蛤蚌、火鸡及鸡等。在我国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以下几类: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 (2)海产类,如鱼、虾、蟹、海贝、海带; (3)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洋葱、蒜、葱、韭菜、香菜、羊肉; (4)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酒、芥末、姜; (5)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番茄、生花生、生栗子、生核桃、桃、葡萄、柿子等; (6)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如死的鱼、虾、蟹,不新鲜的肉类; (7)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 (8)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蚌类、鱿鱼、乌贼; (9)种子类食物,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 (10)一些外来而不常吃的食物。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