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星期六
【每周急救话题】高温袭来防中暑
中暑的症状 在生活中,以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较为多见。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体温不超过37.5℃。轻度中暑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弱。 哪些人易中暑?高温下,每个人都会感到不舒服,但并非人人都会中暑。中暑大多发生在这些人群中:年老体弱、有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者以及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如交警、在烈日下行走的人等。 预防中暑的方法 1、外出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过度疲劳,否则,抗署能力会下降。 出门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打上太阳伞,既可防止中暑,又可预防“日射病”(太阳直射引起的脑部水肿)。 2、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在室内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 3、身上必备药物可选择: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仁丹、六一散、诸葛行军散等。 以上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加以注意,安然度过盛夏是没问题的。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高温下尽量少出门,并随时带好常用药,以防高温诱发原发病。由于中暑和其他疾病发病的病因不同,故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如果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感到不舒服,应赶紧到荫凉通风处,口服一些防暑药。若症状很快缓解,就可能是中暑;如果不见好转,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应尽快服用心血管药物。假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到医院。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