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由于冬季干燥、寒冷,人体所有功能,包括脏器、皮肤都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防寒、抗寒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染上肺炎、流感等。这些新疾与老年人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胃肠疾病、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纠缠在一起,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老年人只有及早防范,才能平安地度过严冬。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的气温变化较大,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引起伤风或感冒。另外,冬季门窗紧闭,感冒病毒会随着咳嗽、打喷嚏散布到空气中,透过空气传播,免疫力弱的人吸入便可能会生病。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而睡眠充足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当前要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谨记健康三字经——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同时对其他一些疾病的康复也有促进作用。
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采用熏醋疗法,每周1~2次,醋可杀菌、消毒。还可以用盐水漱口疗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每天早晨漱口两次,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咽喉炎;若每天晚上漱两次,还能防治颈椎病。第三个办法是,每天吃1两到2两白萝卜或青萝卜,生吃慢慢嚼,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预防心脑血管病
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人体血管收缩,血压会升高大约20毫米汞柱。周边的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使心脏负荷加大,从而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所以有心脑血管病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保暖;二是晨起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同时冲洗胃肠道,促进排毒排尿;三是心态平和;四是不独自外出,因为冬天天气寒冷,血管一旦痉挛很可能出现危险。
注意消化系统疾病
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织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病多发及复发。再加上天气变冷后,人的食欲增加,从而导致胃肠道的负担加重。此外,冬季人们容易感冒,一些感冒药会加重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引起溃疡发作,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预防的方法是饮食要注意暖、软、素、淡、鲜五点。
暖,不能吃凉的食物;软,食物一定要吃软的,不要吃硬的;素,少吃各种肉类食物;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压,会加速老化;鲜,尽可能多吃水果和应季蔬菜。
关注四肢
冬天一到,很多老年朋友的老寒腿就要犯病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晚上最好穿着袜子睡觉。因为人睡觉时要翻身,如果被子没有盖紧,一个是会引起小腿抽筋,再一个是末梢受凉会影响心脏,而穿袜子睡觉能起到保暖作用。另外要减少易损伤膝关节的运动,如爬楼梯、爬山等。
消除皮肤瘙痒
老年人冬季易出现皮肤瘙痒,解决的办法是:1.忌烟酒。2.忌辛辣。3.减少洗澡次数,冬天每周1次即可,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在洗澡后擦点含甘油多的护肤品,可减少皮肤发痒。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红薯、动物肝脏等,可提高皮肤的抵抗力。5.多喝水,可排毒、滋养皮肤。切忌搔抓,皮肤被抓破出血容易造成感染。
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够掌握通向健康的金钥匙,能够知、信、行统一,做自己的健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