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贴士

吃药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日期:2018年05月31日           来源:积水潭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出现疗效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有害的反应,这就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DR定义: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上述定义排除了超量用药、误用和滥用药物引起的反应,此外,药品必须是合格的,假药、劣药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 药品说明书中详述的不良反应是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推荐用下列术语和百分率表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十分常见(≥10%),常见(1%≤N≤10%),偶见(0.1%≤N≤1%),罕见(0.01%≤N≤0.1%),十分罕见(≤0.01%)。就算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出现,十分罕见的不良反应同样不代表不会出现。按照不良反应的定义可以看出,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的、通常不可预知的,那么如果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后该如何处理呢? 药品不良反应中最严重的要数过敏性休克,比如患者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发生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呼吸不畅等不同类型反应。处理方法如下: 一、紧急处理。立即停止给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嘱患者平卧头偏一侧,以防呕吐引起呛咳,保持患者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二、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继续观察患者情况。 三、结果。观察30分钟后,待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正常后给予心里疏导,避免紧张情绪。 有些药物具有其特殊的不良反应,比如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特殊的不良反应是肌病,且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具有肌毒性,首先要了解一些定义,肌病是指肌肉组织疼痛或无力,无肌酸激酶(CK)增高;肌炎是指有症状同时伴有CK增高;横纹肌溶解是指有症状伴CK明显增高(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通常出现尿色变深及肌红蛋白尿。肌痛可呈全身性,与剧烈运动无关。 引发肌毒性的因素包括:1、大剂量使用。2、与贝特类药物合用。3、在肝脏代谢过程中通过一种叫做CYP3A4代谢酶的抑制剂合用等。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早起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同时伴有CK增高。当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发生肌痛时,首先要排除运动、劳累等原因,判断为他汀类导致的不良反应时应当监测转氨酶及CK指标,如果转氨酶升高达到正常值的3倍以上或/CK高于正常值10倍以上时应立即停药,在停药后2-3个月转氨酶可以恢复正常。如果CK正常或通常轻度升高,可以继续观察并每周监测CK指标,知道症状缓解,如果症状无法缓解或加重则考虑停药处理。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引发肌毒性的概率不同,可以考虑换药处理,FDA对他汀类药物相关肌溶解的报告[1]表明,199711月至20003月,全球共报告肌溶解871次,涉及601例,其中辛伐他汀215例(35.08%),西立伐他汀192例(31.9%),阿托伐他汀73例(12.2%),普伐他汀71例(11.8%),洛伐他汀40例(6.7%),氟伐他汀10例(1.7%)。 拜新同应该是被大家熟知的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属于钙离子拮抗剂,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的。那么在扩张血管的同时也就同时增加了血液的速度,从而引起外周水肿,二氢吡啶类更加明显。对于长期需要静坐的患者这种不良反应会更加容易发生,包括手部、足踝等,足踝部发生率更高。建议患者选用尽可能长效的剂型,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症处理,如果水肿等不能耐受可以选择换用其他类降压药物。 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种正常现象,患者不必惊慌,首先停药,可以采取多饮水的方式加速药物的排泄,其次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建议患者应当在医师及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且合理地服用药品,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